跳至主要內容

第51期 (4/2023)



目錄
  • 焦點資訊 – 問與答
  • 工作簡報
  • 社工持續專業發展活動或課程
  •  

    焦點資訊 – 問與答

    1. 
    本人留意到註冊資格包括「通常居於香港」,若本人計劃離港一段時間,是否仍符合相關的註冊資格?

    根據《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條例》」)第17(3)(a)20(4)條,除非申請人在申請註冊(包括將註冊續期)時通常居於香港,否則不得獲得註冊為社工。而《條例》第22(1)(c)22(2)條亦指出,任何社工如在2年或更長的期間已沒有居於香港,則註冊局不得認為他是通常居於香港;而註冊主任可在知悉此情況下在註冊紀錄冊內將他的姓名註銷。至於有關通常居於香港的定義,同工亦可參考香港政府入境事務處的網站(https://www.immd.gov.hk/hkt/services/roa/term.html),當中所考慮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不在香港的原因、期間及次數;是否在香港有慣常住所;是否受僱於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及主要家庭成員的所在地。因此,若辦事處得悉註冊社工已離港,並可能未符合通常居於香港的資格,可能要求有關註冊社工提交更多資料及作出進一步跟進。


    2. 
    本人現持有註冊局認可的社工高級文憑,是否可以透過修讀社工學位銜接課程,以取得註冊局認可的社工學位資格?

    按照註冊局所制訂及現行實施的《用於認可社會工作學歷的原則、準則及標準》(第八版),當中的釋義列明「銜接課程」的定義為「提供予藉修讀社會工作文憑課程而獲取認可學歷的持有人修讀的學士學位課程,藉以增進他們的訓練以獲授認可社會工作學士學位;為免生疑慮,任 何碩士學位課程將不會被視為銜接課程。」

    換言之,若你現時持有註冊局認可用以註冊的社工文憑(包括文憑、高級文憑及副學士)而又希望取得持有認可社工學位的註冊資格,可透過修讀註冊局認可的社會工作銜接學位課程取得有關資格。但是,若你現正修讀社工文憑,或是其他本科的學生或畢業生,則不符合修讀社工學位銜接課程的資格。


    3. 
    本人為現職社工,如服務對象查詢本人的姓名及註冊編號,本人是否有責任提供?

    按照註冊局現行實施的《註冊社會工作者工作守則》(「《工作守則》」)第4條,「社工有責任讓服務對象知悉本身的權利及協助他們獲得適切的服務,且應盡量使服務對象明白接受服務所要作出的承擔與及可能產生的後果。」此外,《註冊社會工作者工作守則實務指引》(「《實務指引》」)第4.2條亦列明「社工應將自己的名字、職位、角色與及註冊社工的身份,正確地告訴服務對象。」而有關服務對象的定義,按照《工作守則》的註釋(一),「『服務對象』是指目前正在接受社工所提供的個人、小組或項目活動等直接服務的人士。」 

    因此,按照上述《工作守則》及《實務指引》的條文,一般而言,若服務對象向社工查詢名字時,該社工在原則上應如實提供。而若服務對象向社工查詢《實務指引》第4.2條所列以外,有關社工的個人資料;或就上述《工作守則》及《實務指引》條文的應用有疑問,社工應因應當時情況,在考慮、平衡其服務對象的利益及其他有關人士(包括家庭成員、機構、社群、社會等)的權益後,作出專業及負責任的判斷。


    工作簡報

    1. 寄發《註冊社工呈報檢控與罪行──問與答》單張

    為協助註冊社工更清晰了解《條例》第24條有關呈報被檢控及罪行的範圍及手續,註冊局在2022年年底出版《註冊社工呈報檢控與罪行──問與答》單張,並透過不同渠道派發給註冊社工及社福機構。有關單張亦上載於註冊局網站(https://www.swrb.org.hk/tc/Content.asp?Uid=228)。











    2. 
    紀律委員會備選成員小組簡介會

    根據《條例》第27條規定,若註冊局決定就投訴個案展開紀律研訊,便須從「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委任五名成員組成「紀律委員會」。註冊局已於2022年年底委任新一屆小組成員,任期由2023116日至2026115日。為了讓小組成員對紀律程序有更深入的瞭解,註冊局於2023年3月9日晚上舉行簡介會,由註冊局的法律顧問鄧玉玉律師講解紀律研訊程序的要點。

     

    3. 
    第二輯《紀律研訊案例彙編》的編輯進度

    《紀律研訊案例彙編》編輯專責小組經過兩年多的辛勞,審閱了過往10多年的研訊個案,所選取30多宗個案的撰寫工作已大致完成,現正進行全書初稿的審閱工作。專責小組現正建議註冊局考慮邀請業內及其他界別人士,為初稿提供意見。

    4. 社工日

    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將每年三月第三個星期二定為「社工日」。今年國際社工日是2023321日,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聯同11間大專院校及註冊局組成了社工日(香港)2023籌備委員會。

    2023社工日(香港)的主題「We Care, We Build」,當中的揭幕活動「志雲北斗傾」及「多元種族社工響應活動暨分會成立一周年晚宴」已於321日順利完成,往後在56月期間,籌委會將舉辦「社工民宿—兩日一夜話社工」的活動,敬請同工留意及支持,詳情見社工日(香港)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ocialWorkDay.HK

    5. 學歷認可評審及檢討

    https://www.swrb.org.hk/tc/qa_schedule.asp

    6. 推廣工作

    註冊局職員於過去半年分別以視像或到訪形式,向以下院校的社工學生介紹註冊局的工作
    • 宏恩基督教學院 (60人)
    • 香港浸會大學 (130人)
    • 香港理工大學  (100人)
    •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120人)
    •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  (50人)
    •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20人)
    • 總數:480人

    7. 「註冊社會工作者自願持續專業發展計劃」網站停止運作

    註冊局多年來一貫支持及鼓勵註冊社工在專業上不斷增值,以配合不斷變更的社會環境及服務使用者的需要,故在2011年期間設立「註冊社會工作者自願持續專業發展計劃」(「自願持續專業發展計劃」)。透過特設的網站,協助課程主辦機構上載進修資訊供註冊社工參考;以及提供平台予註冊社工記錄其持續專業發展紀錄。

    上述計劃經過十多年的運作,註冊局在過去數年亦不時作出檢討。有見現時資訊發達,註冊社工能輕易從不同渠道接觸各類型的專業進修資訊,加上亦有其他團體更專門地從事相關事工,故經過詳細考慮後,註冊局決定將逐步停運自願持續專業發展計劃的網上平台,至本年1231日完全停止運作。有關停運細節將容後公布。

    註冊局在此感謝註冊社工及各課程主辦機構多年來的支持及參與。註冊局往後將繼續探討如何更有效推動社工持續專業發展的路向,期望註冊社工在專業知識及專業操守上以公眾利益為本,持續進步。

    社工持續專業發展活動或課程

    https://www.swrb.org.hk/cpd/tc/Event.asp



    統計數字
     

    (截至28/3/2023

    註冊社工總人數: 27,197

    註冊社工性別分布 

    男:8,516 (31%)
    女:18,681 (69%)

    註冊資格分布 

    學士學位或以上:18,485 (68%)
    文憑:8,650 (31.8%)
    其他:62 (0.2%)

    投訴個案統計數字(自註冊局成立以來計算)

    接獲投訴個案總數:731
    需召開紀律研訊個案總數:160
    裁定違紀個案總數:38

    備註:由於部分個案仍在初步審議或紀律研訊過程中,以上數字並不是按比例表達。 

     

    社工講場
    (以下文章的內容僅屬作者的個人觀點,與註冊局立場無關。文章語言按來稿刊登,沒有提供翻譯版本。) 

    每天臨終關懷

    梁國良博士

    我並非醫務社工,也離開了癌症支援機構已有大半年,想不到臨終關懷的議題原來與每天生活息息相關,也觸及自己、家人和親友的思緒。在毫無計劃下,他們面對死亡的威脅成為了我人生故事的一部份。

    中風的五叔

    八年來沒有與我聯絡的五叔突然中風入院,五嬸驚惶失措,遠在海外的子女無法即時返港支援,在美的親友只好接觸在港的我,幸好我能抽空陪伴五嬸,探望五叔,給予情緒支援。在臨終時,按五叔的心願安排院牧進行施洗,也在子女返港時商討預設照顧計劃。我亦有幸在五叔的安息禮拜中擔任慰勉,並在他子女離港後繼續提供協助。

    末期癌症的教友

    在五叔中風入院的同時,一位教會年青人的父親因癌細胞擴散,下身無法活動,被送入院。當我探望他時,他表達了傷痛和無望。看到他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想到這是一對感情要好的長者,這刻再沒有比愛情和親情更重要的東西了。當這位年長教友想到自己一人受苦總比愛妻和愛女吃苦要好時,他心裡變得釋然,也開始領悟到痛苦對他的價值和個人意義。

    腦退化的外父

    接近90歲並被評估為患有認知功能障礙的外父經常呆坐家中,反應遲鈍,最近還多次跌倒,也曾傷及頭面和四肢。想不到一直拒絕信耶穌的他突然表達了信仰的需要,我們眾親友也摸不着頭腦。不過,在傳道人的審視下,他確實思維清晰,並且對答合宜,最後在他的意願下及眾親友的見證下接受了洗禮,正式成為基督徒,也跟我們參加教會聚會。

    從義活到義別(Die Meaningfully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盡可能活得精彩和有意義,不過對大多數低收入的市民來說,這可能是個離地的追求,因為當他們連三餐也成問題的時候,哪裡有閒情說精彩和談意義呢?事實上,我們的父母大多曾經歷貧困,但他們躬一生就是要養兒育女,使下一代可以振翅高飛,抬起頭來。曾經出席安息禮拜的人都會同意,只要細聽家人述說亡者的一生,我們都會被他對家人的關愛,甚至犧牲自己成全大任的事蹟而觸動,親友和來賓都會得到安慰和鼓勵,叫存留在世的我們要好好記念過去,珍惜當下,計劃未來。這樣,至愛的離世就成為了「義別」或有意義的離別(Frankl, 2004Kessler, 2020

    從接納到希望(Live Hopefully

    假如亡者與家人都擁抱對死後未來的積極信念,存留在世活着的人都會較容易適應哀傷和善別的過程。曾經有一位舊同事,在照顧初生嬰兒期間感覺腰痛,以為弄傷了腰骨,屢次求醫,未有改善。原來她的嫲嫲從她小時候一直照顧她,待她如珠如寶,可惜在疫情期間,她無法探望住安老院的嫲嫲,最後老人家不幸離世,她一直緊緊於懷,又擔心孩子誤解她對嫲嫲的哀悼,因而壓抑情緒,拒絕在孩子面前哭泣。當她認識到瀕死經驗的有關研究(如Moody, 2013),也明白到嫲嫲已安身立命,她便安然在孩子面前流露真感受。就在這時候,她的腰痛也漸漸消失,心情亦變得輕省了!原來接受死亡是個事實,還得對將來有正面信念,我們才可活得自在和有方向。

    從有心到有力(Care Competently

    臨終者與照顧者要懂得義別並心存希望,就要有心有力,持續學習具效能和有效率的方法,以應付從壓力、危機甚至創傷而來的種種挑戰。本地學者指出為有機會要面對臨終關懷的醫護及社福人員、義工、病人和家屬提供適當培訓可有效增加病人及照顧者的自我效能(Chan & Tin, 2012)。近幾年有大學提供了免費學習的機會和資源,讓有心人能提升照顧自己和他人的技能,及早減低因對死亡的概念、知識和處理方法無知而產生的風險詳細可瀏覽本港安寧服務的網頁了解更多有關臨終照顧計劃的內容。

    其實,我們只要願意停下來,想一想,死亡的出現是無法預測的。臨終關懷也並非末期患者或遇嚴重意外者及其照顧者的專利。我們每天都在見證死亡的威脅,也在經驗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死亡。「擁抱義別、延伸希望、關懷有力」可能是目前香港人在面對臨終關懷時最需要培育的方向。假如我們視每天為人生最後的一天,我們或許會懂得珍惜和感恩,好好計劃和運用時間,為自己和身邊人給予適當關懷,務求讓這生減少遺憾,活得精彩,活出意義來。

     

     

    註冊社工投稿稿例 

    為讓同工能就社工專業一抒己見,註冊局歡迎同工投稿。同工投稿時,請留意以下規定:

    1. 來稿應與註冊局的職能或社會工作專業有關。 

    2. 來稿不代表註冊局立場,作者文責自負。 

    3. 投稿者須為註冊社工,並須提供真實姓名、通訊地址、電郵及聯絡電話。投稿者可要求不刊登真實姓名。 

    4. 來稿可以中文或英文撰寫,以中文2000字或英文1500字為限。 

    5. 註冊局有全權決定是否刊登來稿。 

    6. 註冊局擁有最終編輯權。 

    7. 註冊局不會向投稿者提供任何形式的酬勞。 

     

    回到頁首